设为首页
-
收藏本站
公司首页
关于我们
新闻资讯
产品介绍
品牌加盟
客户服务
新闻资讯
新闻活动
粽子文化
端午习俗
趣谈粽子文化
端午节是我国四大节日之一,同时也是我汉族的传统节日。这个节日具有浓浓的文化气息。“绵绵粽子缘,溢满人间情。”小小粽子,品其色香味,也品个中文化韵味。多姿多彩的粽子,蕴涵着深厚的民族底蕴,粽子文化成为意义隽永、斑斓璀璨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粽子传说
端午节吃粽子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。宋《东京梦华录》记载“今世人五月五日作粽,汨罗之遗风也”。相传民间端午节制作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。
还有的传说云:“粽,屈原姊始作”(据《异苑》),此说认为创制粽子的是屈原的姐姐。
上述虽非正史,至少可以看出: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,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大有渊源。可见民情不可侮,虽然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沧桑,而每年农历五月五日吃粽子为悼念屈原,已家喻户晓,相沿至今,成为传统民俗。
粽之名
关于粽子的名称,历来颇多,有书可据的就有“角黍”、“粘黍”、“粽子”、“包米”、“锥粽”、“筒粽”、“菱粽”、“秤锤粽”、“九子粽”、“竹叶粽”、“裹蒸粽”等,大体上是依形状而名的。现今常见的粽子在制作式样上,有尖角“小脚粽”、长形“枕头粽”,以及方椎、宝塔等形态,有大有小,形制精巧美观。在花式品种上,诸如赤豆粽、洗沙粽、红枣粽、柿干粽、咸肉粽、火腿粽、排骨粽、鸡肉粽、脂油粽、八宝粽、什锦粽,等等。可谓品类繁多,风味各异。
粽子谜
民间谜语中有关粽子的颇多,如“三角四楞长,珍珠里面藏,要吃珍珠肉,解带脱衣裳。”、“我在深山坳里坳,相公请我去看潮,我问娘子讨把米,娘子反手缚我腰。”、“生在青山青朵朵,爬岩爬坎去找我,找到回家吃饱饭,拿棵草草拴住我。”、“珍珠玉粒女,嫁了穷夫竹叶郎,今晚投河吊颈死,明朝解去入衙(牙)门。”等等。当你品尝粽子的时候,回味一下趣意盎然的粽子谜语,或许会带给你一份快乐。
粽子诗
对于食粽,历代诗人多有吟咏,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。如:“盘斗九子粽,瓯擎五云浆。”(温庭筠)“渚闹渔歌响,风和角粽香。”(郑谷)“盘中共解青菇粽,衰甚将簪艾一枝。”(陆游)常言道一方一俗,有些地方的人喜欢吃纯米做的“白莹如玉”的粽子,吃的时候撒白糖或淋蜜,故有“采缕碧筠粽,香梗白玉团”的诗句。端阳时节,已临仲夏,有的地方喜欢吃凉粽子,“冰团水浸砂糖裹,透明解黍菘儿和”,描写的则是吃凉粽子的情形,其实吃冷粽味道更浓。
粽子联
端午食粽还有一幅佳联,流传至今。据传说,清代文学家、四川才子李调元,有一年端午回家,进厨房发现一锅粽子,刚要拿起吃,被他的三嫂拦住。三嫂深知五弟文思敏捷,就随口说出一句上联:“五月五日五弟厨房讨粽子。”并声称对不出下联,不能吃粽子。这上联连用三个“五”字,加之有个“讨”字含有贬意,有为难、讥笑的意思。李调元很不高兴,刚要赌气离开,忽又见到厨房中有油糍粑,便伸手去抓,又遭三嫂阻拦,说:“这糍粑是我昨晚熬夜熬到三更,舂米做成的,如果对不上,还是别吃。”李调元听三嫂这样一说,急中生智,对出了下联:“三更三点三嫂檐下偷糍粑。”字字对仗工稳,且用“偷”字报了“讨”字之仇。三嫂深感钦佩,但还佯装不满。李调元也觉语出不恭,两人相视而笑,各自更换一字云:“五月五日五弟厨房吃粽子;三更三点三嫂檐下舂糍粑。”最后,李调元终于喜得香粽而食之。
粽子俗
粽子是节日食品,以前也曾作过祭祀食品,又历来是一种馈赠的礼仪食品。还是一种文化心理的寄托。如端午节纪念屈原;结婚送粽子象征“种籽”;旧时赶考送以包成笔形的粽子预祝“必中”等等。至今江南的城乡,在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,家长都时兴做枣粽给考生吃。枣粽谐音为“早中”,若以民俗内容来分,则有生孩子“做三朝”的“三日粽”,人死“身后”的“送孝粽”,祭祀陈十四夫人的“夫人粽”等。而最有意义的要数端午“敬老粽”。
粽子宴
海派饮食文化的一代宗师杏花楼,近年来推出一席风味独特的“粽子宴”,更使粽子文化的篇章抒写得淋漓尽致。粽子宴:一菜一粽,交相辉映;一极一格,粽味各异;款款有别,精而不腻;有吃有送,情趣浓浓。粽子宴的创意,发展了中国的粽子文化,赋予和创新了礼“粽”情更重的文化内涵,寄托了人们对传统的回归和对未来的憧憬。
编辑:dede58.com 点击次数:
更新时间:2015-09-24 12:43 【
打印此页
】 【
关闭
】
上一篇:
中国各地的粽子
下一篇:
粽子文化慢慢得到重视